6月12日,学校在阜成路校区召开鸿运国际“立异能力提升计划”实施计划论证会<嵊筛毙3ば恢净鞒,科技随处长杨有红、研究生部主任杨德勇、科技处副处长康智勇、研究生部副主任张正平、各学院院长、主管科研副院长以及相关事情人员加入了论证会。
副校长谢志华指出,“高等学校立异能力提升计划” (简称“2011计划”)将从国家、北京市及鸿运国际内部三个条理进行,他强调“学科深度融合、以学校生长为导向,将教育与科技、文化、经济相结合”,他认为科技处、研究生部、各学院应该增强宣传和引导,勉励积极加入“2011计划”,他提出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尽快拿出具体时间表和计划。学校对有能力加入“2011计划”的学科将积极帮助,对目前尚不具备能力加入的学科则建立校级培育中心,悉心培育。
科技随处长杨有红介绍了国家实施“2011计划”的配景及北京市即将实施的“北京市实验室建设计划”相关事项,并通报了鸿运国际关于实施“2011计划”的开端设想,他指出“2011计划”的开端实施计划已经出台并征求各单位意见。
研究生部主任杨德勇指出,实施“2011计划”形式严峻,任务重大,并针对“2011计划”征求意见稿提出量化实施目标和开端摸底调研的建议,强调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和鸿运国际各学科的深度融合。
各学院院长针对鸿运国际“2011计划”征求意见稿展开了猛烈的讨论,各人一致认为,加入“2011计划”是一项重大而庆幸的任务,学院责任重大,将决定学校现阶段“能做什么、在哪个条理”等焦点问题。
副校长谢志华做集会总结,他强调,各学院要确定学科体系,完善各项制度,他再次强调了“2011计划”的重要性,希望各学院比照与“2011计划”的差别,高度重视。各学院要以“2011计划”为契机,理清学科生长思路,推动鸿运国际学科建设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