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配合主办的2013年首都高?蒲返潞脱Х缃ㄉ栊步逃ǜ婊嵩谌嗣翊蠡崽镁傩。鸿运国际研究生部副主任兼研工部副部长熊慧、宣传部副部长刘晶及百余名研究生加入报告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致开幕辞。韩启德在致辞中指出,增强科学品德和学风建设,既是对科技事情者的基本要求,更是科技助力实现“中国梦”的高尚追求。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事、国是、天下事,事事体贴”的使命感和家国情怀,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融合起来,通过努力事情、刻苦钻研、大胆立异,把我国早日建设成为科技强国,以实干为理想筑基,用科技为梦想插翅,用一个个“科技梦”助力“中国梦”。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划分作了题为“学知识、练本事、做老实人”、“学习老一辈学者在治学与学风上的优秀品格”、“恪守底线 追求卓越——与青年朋友谈心”的主题报告。郑哲敏建议同学们:一是要努力学知识,学本事,学做人;二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像;っ幽茄グ芾鲜。张海鹏通过介绍前辈学者范文澜和罗尔纲的治学事例,剖析做学问的原则:一要脚踏实地,不务虚名,不慕官位;二要“大处着眼,小处下手”,必须从打基础下功夫,由博入专,不可急功近效。他说,科学研究是创立性的劳动,科学家必须是最老实的人,容不得半点造假的行为。在学术殿堂上,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杜祥琬说,国际竞争归根究竟是各国公民素质的竞争,首先是青年一代科技事情者素质的竞争,希望中国的大学生坚持“宁静的心态,坚实的脚步”,努力在竞争中胜出。
加入报告会的同学们体现,郑哲敏、张海鹏、杜祥琬三位院士治学做人的“现身说法”给同学们以深刻启迪,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学问,向几位巨匠学习,立志继续和发挥我国科技界的庆幸古板,努力成为良勤学术民风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品德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