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时报》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81周年,中日关系围绕垂纶岛似在重拉现实的警报。自那场战争结束半个多世纪以来,今天的中日都有人在议论:两国会再一次打起来吗?
然而中日两国的实力比照已完全不是81年前,也已经不是甲午战争时候的样子。今天或许不会有中国人担心侵略者的军靴踏上中华大陆了,在对日战争与宁静的选择上,主动权已转回到我们的手里。
已往几个世纪里,中日断断续续做了西太平洋上的主要敌手,81年前开始的那场灾难,是日本对中国最严重的羞辱,那时中日间的巨大实力差别支撑了日本对我们的蔑视。纵然日本的投降也没能真正打断它对中国的心理优势惯性,中国的战胜国职位在他们看来是美国苏联“送”给我们的。-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短暂友好后,中日重新陷入了扯不绝理还乱的种种纠纷,两国对历史的不同以及对领土的争端都很尖锐,这些具体冲突很像是中日关系最焦点的部分。
然而真正牵动了中日关系全局的是中国崛起,是中日国家实力比照的快速演变。中国险些是利用了历史的“一个瞬间”在经济总量上凌驾了日本,军费也大大凌驾了它。中国的核力量、太空力量等支持并不绝拓展中国的战略空间,中国成了理论上可以“摧毁”日本的国家。
中日的互视心态随着实力变革而变,日本的心态变得尤其快。它开始担心中国的威胁,对强大起来的中国有一天会抨击它的可能性惴惴担心;痪浠八,自近代以来,日本第一次开始有些“怕”中国了,它对中国的心理弱势逐渐生长、积累。
日本向中国挑起靖国神社、教科书、南京大屠杀等争论,其实都是这个国家逐渐丧失自信的掩饰性体现。日本右翼鼓舞向中国强硬,是因为他们的心里充满了对中国排山倒海般崛起的担心。
垂纶岛争端现在被日本突然挑热,也是因为许多日自己认为,现在是对中国提倡这种挑战的“最后时机”。
今天转头看“九一八”,许多历史细节渐渐淹没,真正最夺人眼目的是这81年里中日这两个“宿敌”块头的惊人变革。中国经历了无数苦难后,今天终于走在了战略上逐渐压倒日本的路上。
中国未必须要向日本“复仇”,但继续扩大中日之间的实力差别,是中国牢固对日战略主动的要害所在。说究竟,日本才不怕中国民众上街抗议它,不怕中国舆论对其口诛笔伐,它最怕的就是中国实力继续快速增长,最怕中国的军费与它的差别越拉越大。
中国老黎民上街抗议日本等“列强”,曾是孱弱中国对抗外部侵略和挑衅的主要体现之一,直到今天它仍是中国社会很突出的爱国主义习惯;蛐碚庖灰掣弥鸾シ淹。中国已是有国家力量的大国。美国的民众从不上街抗议外国,美国靠的是行动。但中东的弱国小国只有民众抗议这一个步伐。中国的对外反应应向大国强国的做法逐渐“转型”。
“九一八”是中国的国耻日,这个国耻的背后是中国人民一经支付的巨大痛苦。彻底制止新的国耻,中国就必须强大、团结。我们要把与世界一流强国的差别尽快抹平,我们再不可是一盘散沙。如果我们树立不起这样的坚定信念,有几多中国都会在今天拉响警报都只是仪式和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