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剑平,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谢剑平是鸿运国际81级研究生,现担当《鸿运国际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
谢剑平1985~1989年担当国际标准化组织烟草与烟草制品委员会(ISO/TC126)中国代表,2001年至今担当国际烟草科研相助中心(CORESTA)理事会中国代表。2000~2009年担当中国烟草学会副理事长。2009年起担当“卷烟减害技术”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谢剑平作为主持人和技术总卖力人担负了国家863计划,原国家经贸委、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等资助的20多项研究课题;竦霉铱萍冀蕉等奖3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竦米ɡ谌40项(20项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盘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主编出书了《卷烟危害性评价原理与要领》、《Toxicological Assessment of 1,3-Butadiene and Crotonaldehyde》、《烟草与烟气化学身分》、《烟草香料技术原理与应用》等著作10本(9本中文、1本英文),主持制定烟草行业标准11项,在《Toxicology Letter》、《J. Chromatography A》等海内外期刊上宣布论文80余篇。主编《烟草科技》(中文焦点)期刊。
谢剑平自1985年以来一直从事烟草科学与工程研究事情,围绕卷烟减害降焦主攻偏向,在烟草化学和烟草农业方面完成了多项开拓性的研究课题,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卷烟减害降焦研究新领域作出了积极孝敬。
在烟草化学研究方面,他担负了科技部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卷烟危害性指标体系研究”项目,以烟气毒理学指标为判据,基于遗传算法和无信息变量删除法建立了烟气有害身分与毒理学指标之间的量化数学模型,从数以千计的烟气身分中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B[a]P、苯酚、HCN、NNK、CO、NH3、巴豆醛等7种有害身分,用以表征卷烟烟气的整体危害性。生长了以代表性有害身分表征卷烟烟气整体危害的评价理论,建立了卷烟危害性评价与控制技术体系。作为技术总卖力人他主持国家技术立异重点项目(原国家经贸委下达)“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身分的技术研究”,建立了烟草庞大基质中微量有害身分剖析要领体系,发明国产烤烟型卷烟烟气中TSNAs释放量显著低于混淆型卷烟;开发了一系列减害降焦新技术,为全国卷烟焦油平均释放量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的20mg/支以上降至2010年的11.9mg/支起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在烟草农业研究方面,作为技术总卖力人,谢剑平研究员主持国家烟草专卖局重点科技项目“中国烟草种植区划”,与中国农科院等单位相助,建立了烤烟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烤烟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烟草种植优势区、潜力区漫衍区域,实现了基于地舆信息系统(GIS)的新一轮中国烟草种植区划。主持国家烟草专卖局重点项目“提高白肋烟质量及其在低焦油卷烟中的应用研究”,建立了白肋烟烟碱积累的数学模型,揭示了白肋烟生长、采收和调制历程中香味物质的变革纪律,制定了优质白肋烟生产技术规范。
谢剑平研究员2008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获得河南省“中原学者”称呼,2010年获得CORESTA(国际烟草科学研究相助中心)铜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