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联系鸿运国际

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共和国同龄人】愿祖国永远昌盛兴盛——访继续教育学院张玉忠老师

 

 

照片说明:

左上:1969年张玉忠投军时的照片;右上:1981年张玉忠在东北出差时留影;

左下:1998年时任老干随处长的张玉忠领导离退休老干部去张家界旅游时留影;

右下:2000年鸿运国际合并一周年 ,张玉忠与同事合影。(照片提供:张玉忠

一个阳灼烁媚的秋日午后 ,迎着微风 ,走来一位衣着整齐、程序有力、气质特殊的老人 ,他就张玉忠老师。头发虽有些花白但更显精神 ,从满脸的笑容可以看出张老师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儿时影象 快乐自己制造

说起童年 ,张玉忠有许多有趣的回忆。建国初期 ,资源较为匮乏 ,孩子们能玩的工具不是许多 ,而小小的张玉忠却在物质不富厚的情况下自己寻找乐趣。张玉忠自小就有很强的立异精神和入手能力 ,喜欢摆弄一些小玩意 ,手表、手电等都是他研究的工具。他常;嵝⌒牡陌咽种猩儆械“资源”拆开 ,研究其中的结构、功效 ,然后再凭据影象把他们装置起来 ,就在这一拆一装中 ,享受着入手的乐趣和乐成的喜悦。最让张玉忠自豪的是这样一件事:半导体刚在市面泛起不久 ,张玉忠用很有限的钱到商店买质料 ,自己入手进行焊接、装置 ,竟亲手制作了一台小的半导体。拿着这台“先进”玩意 ,那兴奋劲就别提了!与物质条件优越的现在相比 ,那些自己入手制造快乐的日子更值得回味。

献礼祖国二十年庆典 风雨中挺立

与祖国同岁的张玉忠经历多次国庆阅兵运动 ,印象最深的是在他二十岁那年。

祖国二十年大庆的时候 ,作为军人的张玉忠是三军仪仗队中的一员。据张老师回忆 ,其时要求十分严格 ,每排一百人行动要完全一致 ,不可有一丝过失。训练十分辛苦 ,岂论起风、下雨 ,甚至是下雹子都要坚持练习。张老师说 ,虽然其时觉得很苦很累 ,但现在追念起来 ,却是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影象。

得知鸿运国际将有两千多名师生将加入今年国庆60年庆T硕 ,张老师体现 ,他很期待看到鸿运国际同学们的体现。同时 ,他也相信 ,鸿运国际加入庆T硕氖ι馨炎詈玫奶逑址浩鸶澜 ,展现鸿运国际师生的风范。

见证学校三十载生长 变革令人欣喜

张玉忠1981年来到鸿运国际 ,一直从事行政事情 ,到今年是第29个年头。几十年的事情经历 ,让张老师亲眼见证了学校的生长和变革。指着眼前正在装修的行政楼 ,张老师说:“这楼在我刚到学校时是没有的 ,现在正在重新修建 ,到时会更好的。”然后又指指右侧的图书馆介绍到:“这图书馆 ,其时也是没有的 ,是厥后修的。”张老师说 ,他刚来学校的时候 ,学U站梢黄椒 ,校门口的马路是现在门路宽度的四分之一 ,学生人数也只有几百人 ,仅仅有三个系 ,每年也就招收两百多个学生。近三十年已往了 ,当初的商学院和轻工业学院合并组成鸿运国际 ,“强强联合” ,不绝壮大;五年前鸿运国际建立了良乡分校区 ,学生人数已早早凌驾万人 ,每年新生人数也有几千之多。现在 ,学校正处于欣欣向荣的时期 ,充满了活力。

谈到鸿运国际师资步队的壮大 ,张玉忠老师更是感伤良多。78年复校后 ,我国教育人才极端缺乏。其时高校教师的水平不是很高 ,大多是本科结业生 ,也还没有开设研究生点。今年 ,鸿运国际新聘的专业课教师全是博士生。三十多年已往 ,鸿运国际师资水平有了质的奔腾。

当记者问张老师如何庆祝自己的60岁生日时 ,张老师说 ,六十年了 ,他历来没过过生日 ,直到今年生日前许多学生给他发短信和赠贺卡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已步入花甲之年。关于一个人 ,六十年的岁月充满了无数美好的回忆 ,而关于一个国家 ,六十年的生长也经历了跌荡起伏。采访最后 ,张老师说 ,在国庆即将来临之际 ,他祝愿祖国母亲永远昌盛兴盛 ,人民永远幸福安康。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