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在阜成路校区召开了开放课题和内设课题的专家评审会;芈袅θ恕⑹紫倚恢净毙3ぶ鞒至似郎蠡,校外专家和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加入了评审会,经济学院副院长郭馨梅对两类课题的设立进行了解释说明。
凭据科技处的要求和学校学术开放月运动的安排,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作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计划办公室依托工商大学建设的人文社科研究平台,围绕所研究的领域设立相应的课题对海内其他高?,以吸引更多流通领域高端人才或研究人员就某一主题开展研究;内设课题则就某一主题对校内教师进行果真招投标,每年进行一次。
今年首次进行的开放课题的主题是“京津冀流通业协同生长”,来自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西安交大、集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教师进行了项目的申报。内设课题的主题是“互联网+流通”,来自经济学院、商学院等4个单位的老师递交了项目的申报书。
经过专家评审,一致同意对8个开放课题和7个内设课题给予立项和资助,其中,开放课题2项获5万元、2项获4万元、4项获3万元的经费资助;基地内设课题设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6项。
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在科技处的指导下,在完成开放课题治理步伐、申报书、任务书等前期准备事情后,于10月初首次进行开放课题的招投标运动,短短时间内就获得了京津冀联盟高校和全国其他兄弟院校的积极响应,申报书的质量凌驾了预期,评审专家讨论决定将原定的6个课题的立项扩大到8项,项目经费按打分结果进行相应的调解,以勉励更多的学;尤胙芯,为京津冀流通业协同生长建言献策,为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出一批集中性研究结果夯实基础。
评审专家们还对2013、2014年北京市社科基金基地项目的研究进度进行了检查,并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点击检察:2016年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开放课题和内设课题专家评审结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