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联系鸿运国际

北工商人物

首页» 新闻资讯» 北工商人物

【校友风范录】李燕凌:得而不求 锐意进取

 

 

    人物简介:

    李燕凌,女,19657月出生,北京人。19861月入党,1989年鸿运国际研究生结业,经济学硕士,同年7月加入事情。
    曾任:中国商业对外贸易总公司部分经理、嘉酿(上海)啤酒有限公司北方区总经理助理、协茂纸业(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奥组委物流部副部长、新闻谈话人等职务。

    现任:
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委员,分担经贸生长处,卖力组织体例综合保税区工业生长计划和目录,统筹工业结构;研究拟定招商引资政策,开展招商引资事情;凭据治理权限,审核、批准种种入区投资项目;协调入区企业与治理部分的关系。

    柔和的灯光,淡淡的茶香,陪同着婉转的音乐,一段平凡但不平淡的故事随之展开。

    在校期间曾代表学校加入电视辩说赛,曾获北京市英语演讲角逐三等奖,北京市三勤学生,优秀结业生······这一个个傲人的结果关于如今的李燕凌来说,可谓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大学时期的她结果优异,也恒久担当学生干部,所以本科一结业便被免试推荐读研究生。 

破茧成蝶

从高中时想要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到读大学后想要成为搞科研的老师,再到现在成为一名尽职尽责的政府事情人员。这其中有着太多的变革,也正是这些经历改变了李燕凌,塑造了现在的她。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李燕凌照旧研究生时就到香格里拉饭店去实习,担当财务总监秘书一职。那时的她才发明,事情不像在学校时那么轻松。李燕凌每天骑车到香格里拉,慌忙地吃完早餐后,一到办公室就有一大堆的文件需要批改,一直忙碌到晚上也不可休息,吃完晚饭后还得赶着回去继续事情。虽然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可是这一段经历让李燕凌获取了不少经验,让其在随后的事情中平添了几分自如。

    如今的李燕凌早已破茧成蝶,从当初那个连传真机、复印机都不会用的刚结业的学生,蜕酿成了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新世纪女性。虽然这其中不乏有一些极好的机缘,但其实更多的是源自于她的不懈努力。95年公司买了电脑,她就开始自己学习如何使用。到厥后,没有任何电脑基础的她比许多年青人掌握得还好。在其他方面,她也不绝地摸索,钻研相关书目,并虚心向前辈们求教,使得自身内外获得了不少提升。在这每一个阶段中,她不绝去了解新体制、学习新技术,深思新人生,并使自己的目标跟上趋势,与时俱进。

当谈起自己是如何确定目标的时候,李燕凌深思了一番后滔滔不绝:“目标是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想的事情,一个人设定目标虽然重要,可是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目标与国家紧密相连,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目前我们的国家处于剧烈厘革的时期,年轻人设立目标时,不可纯粹地考虑自己,而是要考虑国家往哪个方面生长,社会向什么偏向去厘革。因为,人只有被社会所需要,才可能在社会中求生长。”一番十分深刻简直立目标论后,李燕凌又以中国人常说的“得而不求”增补道:“设定目标很重要,但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得而不求,历史上的许多名人都不是只重视获得什么,而是通过执着于某一件事情而取得乐成。我们是普通人,很难抵达这一境界,但少将目标锁定在名利的具体标准上,人生至少可以少一些懊恼。”

李燕凌的执着与认真被周围的人所赞美,曾有同事开玩笑说:“李燕凌的优点是认真,缺点是太认真。”正因如此,李燕凌获得了在奥组委事情的时机。

在谈到奥运经历时,李燕凌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兴奋之情。“这算是我这么多年来最难忘的一次经历了。”她顿了顿,继续讲述道:“由于我们卖力物流,所以在奥运开幕式时我们需要呆在鸟巢的地下室做预备。为了这一刻,各人在一起斗争了好多年。虽说最后要在地下室来体验这一值得纪念的时刻,但我们未曾感应委屈和难过,取而代之的是兴奋。”此时的李燕凌眼中闪烁着亮光,可以看出这次经历在她心中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人一生可以干许多事情,可是这么重大的事一辈子可能也只能遇上一次。”

有其母,必有其女。在李燕凌的影响下,她的女儿积极地报名加入了60年国庆翻花的方队。辛苦的训练,经常的日晒雨淋,女儿难免爆发一些诉苦。李燕凌虽然心疼,却依然勉励女儿坚持下去,那些关爱、激励的话语透露出她关切与自豪的心情。在李燕凌的激励下,女儿终于圆满的完成了国庆任务,那份庆幸感促使女儿写了一篇名叫《刹那间我发明了自我》的作文,李燕凌说自己看后很欣慰,因为有了这段经历,女儿的心智变得越发成熟,自己也通过这段经历对母亲这一称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活到老 学到老

“现在的中国教育体制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个是最要命的。我们念书的时候许多时候是自发的,没有人要求要去读什么。这样反而越发增进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当提到学习的兴趣时,李燕凌不觉地侃侃而谈:“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北京商学院的学术气氛是很浓的,经;岜嘈匆恍┳ㄒ档目。其时的我们会为一个理论问题、哲学问题争论得不可开交。而我们也恰恰是从这些争论和讨论中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通过交流学会了许多课本外的知识。我们在讨论中增加了阅历,拓宽了眼界。”李燕凌说到这里一脸陶醉,面带微笑地回忆着她的学生时代。

由于深受周总理的那句“活到老,学到老”的影响,李燕凌随时都保有一份对学习的热情。在外人眼中,她很爱学习新奇事物。据她回忆,在奥组委时,她看到事情人员用一些新型的事情软件,便马上向别人请教该如何使用,并利用空闲时间加以练习。这样一来,无形中她便掌握了许多新的工具。

在她看来,不管人这一辈子是什么样的结局,最重要的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历程。只要有一丝的时机,就应该积极向上地去努力学习。 

事业与家庭间的平衡木

事业与家庭的平衡是一门庞大的学问,关于一个事业乐成的女性来说,要想做到事业家庭双丰收,将二者完美地融合,照旧挺禁止易的。而关于李燕凌来说,她有自己的一套要领来处理二者的关系。

   “这个像走平衡木一样,没有灵丹妙药,需要你一点一滴地从具体的事情上去平衡它。事情与生活的关系就像左右手的关系一样,你缺了哪一块,生活都不完整。”李燕凌喝了一口水后继续谈到:“其实我应该还算偏事业一些,这些年没有花许多时间照顾家里。”尽管如此,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家人都体现理解,这对她的事业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实,为了能多抽出一些时间陪陪家人,李燕凌也曾牺牲事业,离开原本事情的外企。别的,她也很注重与家里人情感的交流,晚饭后会一同聊天、散步,休假时也会一起出去旅游,配合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育需要交流

“我觉得教育是一种感受,一种体会,所以有时候我感应能够去交流是很重要的,这比纯粹去说效果要好。”此时她的脸上,一种慈祥的心情油然而生。承继着这种理念,李燕凌关于自己女儿的教育也是顺其生长,没有进行强制的约束。她经常跟女儿进行交流,并从中资助女儿发明问题,进行指导。在她看来,现在社会的孩子,老师给的压力大、周围的竞争也大。她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着宽松、自由的学习、生长空间。

而关于在校大学生的教育,李燕凌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让人受益匪浅:“其实每个人都是纷歧样的,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最缺什么工具。可是,克服弱点和发挥优点相比,我认为人的弱点并不那么容易克服,所以更应注重给自己的优点创立时机,让他发挥出来。”

深切的期盼

“学校其实和企业一样,企业靠自己的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学校是靠自己的专业和学生去涤讪自己在学术界的基础。所以从这个角度,我希望鸿运国际能不绝地把自己的专业特色办得更突出,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一段简练而朴素的话,既代表了李燕凌对母校的祝福,又体现出一名乐成女士对母校的深切期盼。

正如李燕凌所说的,经历让她变得厚实、饱满。而母校对她的培养为她的乐成起了重要的铺垫作用,她真切希望母校在经历了60年的风雨事后能够更放色泽,桃李满天。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